生活中,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生活的镜子。家长的行为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人生的导师,通过言传身教的模式,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然而,家长不可忽视,生活中的一些坏习惯,往往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父母的行为影响至关重要。
使用谎言,逃避责任
生活中,很多父母会为了某种原因,而撒了谎来避免责任等行为。比如,有些不经常来往的朋友忽然要向家里借车,有时候处于不信任,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绝。明明家里的车就在的,就谎称被人借走了吗,没办法借了。或者有时候,带孩子出去逛商场,经常会为了爱吃某个东西,就哭闹不止的,父母为了避免被围观的尴尬,就会哄骗孩子,家里应经买了好多了,就等着你回去就可以吃了。其实家里没有,会让孩子久而久之的觉得,父母的话不真实,而产生了不信任感。
容易吼叫孩子,发泄情绪
有时候父母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或者不如意的事情,本来心情就不是很好,回到家里,听到孩子的哭闹,容易引起家长的吼叫,对于家长的莫名生气就显得手足无措,容易让孩子产生恐惧。
建议父母在家里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把工作上的情绪带到家里面来,适当的把家庭和工作的事情做好区分。家庭的一个和谐环境很重要,如果长时间的处于父母发脾气,大声吼叫环境里,会让孩子产生一定的心理恐惧,对于父母也会因为害怕而保持一定的距离,疏远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言行不一致
父母总是教导孩子要懂得谦让,尊老爱幼。但是家长只是说说,实际行动却不一致,容易让孩子错误的理解:好的习惯只是说说而已。如在公交上,大人看到有老人位置坐,不要视而不见,要主动让座给老人,实践尊老爱幼的良好作风,同时也给孩子做个好的学习榜样。
孩子最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父母应该共同建造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想要教育孩子成为什么样,首先就要做好什么样的榜样。做家长的要有自己的坚持原则,要做到言而有信,懂得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