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宝宝没有了玩伴,周围的玩具也都玩腻了,就忽然不知道干什么了,或许宝宝也不知道这就是“无聊“吧!也许父母也不认为宝宝也会有无聊的时候,其实宝宝也不例外,只是父母没有过多的关注。父母需要和孩子多交流,走进孩子的世界,帮助消除孩子的“无聊“。让我们来认识下宝宝的“无聊“都是表现在哪里吧!
一、安静不动
宝宝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就索性什么都不干,宝宝无聊的时候特别安静,不动手不动脚,当然也不动脑。这样的宝宝最容易被妈妈忽视,误以为宝宝很乖很省心,实际上这是一种无助无奈的被动状态,没有人来指导就都不知道需要干什么,因此父母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行为,给予正确的指导。
二、眼神发呆
孩子无力的呆坐着,目光没有活力,只是发呆疲乏的眼神传达了无所事事的心态。当妈妈发现宝宝的眼神并不是在观察、在思考、在专注有趣地做游戏的时候,而是疲乏地坐在那里、愣愣地站在那里,宝宝可能是感觉无聊了。不知道怎样来打发自己的无趣的现状,妈妈就要关注,可以为宝宝找一些自己可以的事情。
三、吮吸啃咬
最初宝宝吮吸啃咬自己的手指和脚丫,与他吮吸啃咬奶瓶和玩具一样,是把自己当成了可以探索的外在物品,这时家长不必过分干预。但是当宝宝的自我意识渐渐成熟,不必再总是借助吮吸啃咬作为探索手段的时候,但是他依旧保持这种状态,这时便是无聊情绪的伴随行为。可能宝宝自己没有意识,只是自己随性的一个行为,妈妈就要多抽出时间来多多陪伴宝宝了。
四、喧闹攻击
没人陪伴的时候,宝宝可能也会想寻找一个有“动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无聊,从而来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力。无聊的宝宝就会用他的不安、喧闹和攻击制造新鲜刺激,只要有效果就好了,所以就会尝试去摸索一些“有效的方式“。当然他还分辨不清楚自己的哪些行为是文明的,哪些是不文明的,家长要注意孩子平时的行为举止,做适当的调节。
五、拉扯身体或衣物
当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宝宝引起注意力的事情,就会就近原则的去观察自己的衣物,而是下意识地扣、摸、拽、拉、拧、扯身体或衣物,这种无意识的动作也表现宝宝觉得很无聊。很多时候宝宝的无聊时间都不懂得转移,只是用自己最为简单直接的方式了传达,所以就需要父母多和孩子接触,选择正确的方式来处理。
BBunion早教:孩子内心也会存在着一个自己的小世界,也会快乐,淘气,同时也会无聊,孤单。孩子的成长少不了父母的陪伴和关心。多一些时间来和孩子交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更能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平时多和孩子说说话,拉拉家常……,也许孩子就不会那么无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