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在孩子睡觉前会给他讲故事?对于睡前故事的作用,很多家长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吧。还是有很多家长没有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习惯,一方面是因为工作忙,另一方面是因为不懂得怎么讲。我们一起来了解睡前故事的作用以及该如何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吧。
1、睡前故事是阅读习惯的培养
一名有着多年幼教和早教经验的专家则认为睡前故事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意义不同。“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而言,睡前故事更像是一种亲子。因此提醒妈咪,宝宝读书并非强制他要获得许多知识,而是培养一种习惯。同时,透过亲子阅读可和宝宝建立亲子关系,并且让宝宝喜爱上阅读。因此睡前故事的意义本身则不在于传递知识,而是通过父母温暖的声音、愉悦的表情,再加上丰富的肢体动作,让宝宝有安全感。通过这种美好的互动关系,宝宝就会进而爱上阅读。”
2、睡前故事≠睡前功课
“孩子们爱听故事,因为故事有趣。妈妈们希望通过讲故事来教化孩子,增加孩子的知识。本身就是舍本逐末,睡前故事俨然变成了一种睡前功课。”睡前故事,只是交流的一种形式,因此内容并不是很重要,关键是形式和故事本身的韵律。
3、睡前故事帮助孩子把心慢下来
睡前故事,属于亲子阅读方面的话题。从当下的社会状况而言,儿童已经很大程度上被社会化了。回想孩子一天,听得最多的一个字眼也许就是“快”字。白天在幼儿园的课程都是程式化的。晚上回到家,几点吃饭、几点睡觉也都是程式化的。和大人一样,他们每天也为快节奏的生活所包围。
不管是从儿童心理学还是儿童美学的角度而言,快节奏的生活对于孩子的心智都是不利的,因此睡前故事从某种程度上是帮助孩子进行一种心灵过滤。作为父母,应该善用睡前时光,通过睡前故事帮助孩子将生活的节奏和情绪都慢下来。
要怎么讲睡前故事才对?
温暖的拥抱+轻柔的话语
“在国外和港台,亲子阅读的理念更加普及,对于亲子阅读的理解也更深刻。睡前故事,不只是讲故事或者念读物,更重要的是母子之间用轻柔话语进行交流和对话。这个形式比内容更有意义。”在专家们看来,睡前故事是一种催眠,同时也是一种心灵抚慰,因此没有什么比妈妈的语调更为动听的声音,比拥抱着娓娓道来更好的形式。
根据专家们的建议,从现在开始,你就该收起你的C D机,关掉你的儿童故事机,每天临睡前一边拥抱着孩子,一边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在此过程中,应该有语调的变化,还应该加一点动作,因为亲子关系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肢体接触之上的,所以趁着孩子还没长大,你最好抓紧时间拥抱他。
在讲睡前故事的过程中,专家还特别强调两点。首先是不要讲透故事。不要告诉孩子故事在讲什么道理,也不要告诉孩子故事的意义是什么,因为孩子的心灵是单纯的,他会本能地从故事中汲取养分。其次,要时刻注意孩子情绪的变化,并适当地改编故事。比如说将外国睡前故事里的主角名字换成隔壁邻居家孩子的名字。如果孩子对故事中的某个情节感到不安或者恐惧,马上对故事的内容进行一些改编。
睡前故事给孩子带来的作用是很大的,可能短时间内是看不出来的,但只要坚持下去,家长会发现孩子会开始喜欢睡觉的时间,想象力会更加丰富,逻辑思维也会更加清晰。每天睡前只要抽出那么半个小时的时间,和宝宝有个和故事有关的“约会”,就可以让家长和孩子更亲密,让孩子的成长更快乐,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