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也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来说,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也都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出现不良的习惯,要及时的去纠正和指导,更不要放任不管。
经常依赖父母,不能独立自主
现在的家庭基本都是就是一两个孩子,都被家长视为“家中的宝贝“。所以孩子也就会比较依赖长辈,自己不喜欢动手。什么事情都认为父母可以为自己包办,也不用孩子来操心。
建议:家里的一些日常家务可以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给孩子一些自己动手的机会,比如打扫地板,折叠衣服等等。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如果孩子不会的可以在旁边去指导。但是长期依赖父母的孩子有时候会因为不想动手而撒娇,这时父母不要轻易坚持自己的原则,避免让孩子一直有依赖的心理。
不爱思考问题
孩子有时候会喜欢让父母去帮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懒得去思考。有时候孩子在提问题的时候父母总是不耐烦地说:“孩子不懂,不用知道“。不给孩子提问题、思考的机会,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失去思考的兴趣。
建议:平时鼓励孩子多问一些为什么,让孩子自己去思考问题的来源。当孩子主动问问什么的时候,要认真的为孩子解答。另外,比如玩游戏时候,父母可以先不教孩子怎样去玩,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和思考怎样玩才是正确的。如果孩子主动找父母帮忙,家长可以先鼓励孩子去动脑筋,然后再去告诉孩子其中的玩法。
害怕失败,不愿意尝试
如果孩子不想去摸索,不敢去尝试,那么就无法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坚强。有的孩子容易自卑,害怕受挫,害怕面对失败和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建议:在孩子遇到一点点小挫折的时候,就开始想躲在父母的身后,希望父母来帮助自己解决。但是父母要视情况而定,如果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父母不用马上就去为孩子解决困难。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和分析,让孩子知道其实困难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我们跨过去了就好了。在孩子犹豫不决的时候,多一些鼓励和陪伴。当孩子克服了困难,就会发现自己也是可以做到的,逐渐地给孩子建立更多的信心。
BBunion早教中心: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并不是不能去改变,也许在父母看来可能是小事,但是在孩子看来是成长必须经历的事情,不可忽视。善于发现孩子的有点和长处,多一些鼓励和肯定,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纠正坏习惯,让孩子更加的坚强独立。